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2:22 点击次数:74
当晋文公去世之际,秦穆公的心情早已迫不及待。他迅速派出了三位将军,带领着三万大军,越过晋国的国境,准备对郑国进行突袭。没想到,郑国早已洞察到秦国的图谋,早早地做好了防备。面对这一变化,秦军无奈之下,只好在返程时顺便攻灭滑国,抢夺一些物资,然后仓促返回秦国。
那年四月十三日,秦国的军队正准备穿越崤山的山谷,那里是连接中原与陕西的必经之路。崤山的险峻之处,足足延绵480里,主峰高峰有1900米,深邃的山谷如同长长的剑鞘,四周高山林立,气势磅礴。在这片被称为崤函古道的地方,最东端是函谷关,最西边则是潼关。此时,崤山正值细雨绵绵,天气恶劣,白天的山谷却显得异常阴暗。秦军自出发以来已历时半年,疲惫不堪,恰逢归心似箭,面对艰难的行程,士兵们倍感困苦。
展开剩余56%天上的雨不断地浸湿他们的衣服和头发,令人十分难受。在这狭窄湿滑的古道上行走更是艰难,尤其是还需运送一批又一批的辎重,虽说这些物资是抢来的,但这样的双重折磨使得他们忍受不住。正在他们身心俱疲的时候,突如其来了一阵震耳欲聋的鼓声,山谷中的宁静瞬间被打破。秦军抬头望去,惊恐地发现两侧山谷中忽然涌现出无数晋国军队,黑压压一片,令人生畏,士兵们面无表情,冷冷地注视着谷中的秦军。
秦军的主帅名叫孟明视,他瞬间意识到这正是一场埋伏。然而,一切都为时已晚,巨大的木石滚向山谷,前后出路被坚固封锁,秦军陷入绝境,眼前的状况转瞬即逝。晋军的统帅先轸,带着自己的儿子高居山崖,指挥士兵们发射箭矢,秦军根本无法躲避。尽管孟明视试图让军士们攀爬山道突围,但无论如何都无法成行。在兵力尚能继续前进时,晋军又不断推下山石和火把,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,三万秦军,皆无一生还。
历史总是充满讽刺,四百年之后,秦军中的白乙丙的后裔白起,采用了类似的手段,血腥地将已经投降的四十万赵国军人全数屠戮。而从血脉的传承关系来看,赵国的军士正是晋人的后代。白起以同样的方式为先祖报仇,用行动重演了历史的悲剧。
发布于:天津市